广州邦葳新材料有限公司
售服务:13751775703/15918488958
技术服务:18028631183/020-82455354

染色织物的剥色及回修技术-无醛固色剂BWP707免费拿样

发表时间:2021-01-13 21:35

染色织物的剥色及回修技术-无醛固色剂BWP707免费拿样微信同号

一、剥色原理及技术

1、剥色原理:

剥色,即利用化学作用,破坏纤维上的染料,使之不能发色。

化学剥色剂主要有两类,即还原性剥色剂和氧化性剥色剂。前者常用的有保险粉、雕白粉。它们通过破坏染料分子结构中的发色体系而达到退色和消色的目的。如偶氮结构的染料,其偶氮基可被还原成氨基而不能发色。但还原剂对某些结构染料发色体系的破坏是可逆的,如蒽醌结构的发色体系,因而其退色是可恢复的。后者最常用的是双氧水和次氯酸钠。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破坏某些组成染料分子发色体系的基团,如使偶氮基分解、氨基氧化、羟基甲基化、络合金属离子脱离等。这些不可逆的结构变化,可导致染料褪色和消色,因而理论上讲,氧化性剥色剂可实现完全剥色,对蒽醌结构的染料采用这类剥色剂,效果尤佳。

2、常用染料的剥色:

①活性染料的剥色:

含金属离子的染料,应首先在多价金属螯合剂溶液中(2g/LEDTA)沸煮,并彻底水洗,之后进行剥色处理。完全剥色时,通常在碱和保险分中高温处理30min,并充分清洗,然后再次氯酸钠溶液中冷漂。

连续剥色工艺:

色疵布→浸轧还原液(烧碱20g/L,保险粉30g/L)→703还原蒸箱汽蒸(100℃)→水洗→烘干

染缸剥色工艺:

色疵布→卷轴→热水2道→烧碱2道(20g/L)→剥色8道(保险粉15g/L,60℃)热水4道→冷水2道→上卷→常规次氯酸钠平漂工艺(NaCIO2、5g/L,堆置45min)。

②硫化染料的剥色

硫化染料染色织物的修正,通常先将其置于还原剂空白溶液(6g/L全强度的硫化钠)中,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处理,使染色织物部分剥色后再重新染色。情况严重的,需采用次氯酸钠或保险粉。

浅色织物剥色工艺:

色疵布→多浸一轧(次氯酸钠5~6g/L,50℃)→703蒸箱(2min)→充分水洗→烘干

深色织物剥色工艺:

色疵布→轧草酸(15g/L,40℃)→烘干→轧次氯酸钠(6g/L,30℃×15s)→充分水洗→烘干

间歇剥色工艺:

55%结晶硫化钠5~10g/L;纯碱2~5g/L(或36°Be NaOH 2~5ml/L);温度80~100℃;时间15~30min;浴比1:30~40。

③酸性染料的剥色:

用氨水(20~30g/L)和阴离子润湿剂(1~2g/L),沸煮30~45min。处理前,用保险粉(10~20g/L)在70℃下处理,有利于完全剥色。亦可采用氧化剥色法。

在酸性条件下,加入特殊的表面活性剂可有良好的剥色作用,也可采用碱性条件剥色。

真丝绸剥色工艺:

还原剥色漂白(纯碱1g/L,平平加O 2g/L,保险粉2~3g/L,60℃,30~45min,浴比1:30)→预媒处理(FeSO4、7H2O 10g/L,50%次磷酸2g/L,甲酸调 PH =3~3、5,80℃×60min)→漂洗(80℃×20min)→氧化剥色漂白(35%双氧水10mL/L,NaSiO3.5H2O 3~5g/L,70~80℃,45~90min,PH=8~10)→清洗

羊毛剥色工艺;

尼凡丁AN4%;草酸2%;30min内升温至沸,保持20~30min,然后清洗。

尼龙剥色工艺:

36°NaOH 1%~3%;平平加O 15%~20%;合成洗涤剂5%~8%;浴比1:25~30;98~100℃;20~30min(至全部脱色为止)。全部脱色后逐渐降温,充分水洗,再用0、5ml/L醋酸,30℃处理10min,充分中和残留在尼龙上的碱,再水洗。

④还原染料剥色

    一般在氢氧化钠和保险粉混合体系中,在较高温度下,对织物上的染料进行再还原,有时需要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,例如BASF的ALigen A.

   连续剥色工艺:

色疵布浸轧还原液(烧碱20g/L,保险粉30g/L)→703还原蒸箱汽蒸(100℃)→水洗→烘干

间歇剥色工艺:

平平加O 2~4g/L;36°NaOH 12~15mL/L;保险粉5~6g/L;70~80℃;30~60min;浴比1:30~40。

⑤分散染料剥色:

     在聚酯纤维上进行分散染料的剥色方法有:

⑴用雕白粉和载体在100℃和PH值4~5下处理,若在130℃处理,效果更显著。

⑵用亚氯酸钠和甲酸在100℃和PH 值3.5的条件下处理。

要达到**效果,**的方法经⑴处理后,再进行方法⑵处理,处理后尽可能套染黑色。

⑥阳离子染料的剥色:

在晴纶上进行阳离子染料剥色,通常有下列办法:

在含有5ml/L单乙醇胺和5g/L氯化钠的处理浴中,沸煮1小时;清洗干净后,在含有5ml/L次氯酸钠(150g/L有效氯)、5g/L硝酸钠(腐蚀阻止剂)、PH值4~4、5的处理浴中漂白30min;最后用亚硫酸钠(3g/L)于60℃处理15min或用1~1、5g/L保险粉于85℃处理20~30min,并清洗干净。

采用净洗剂(0、5~1g/L)和醋酸的煮沸液,在PH值为4时处理染色织物1~2小时,也可达到部分剥色效果。

⑦不溶性偶氮染料的剥色:

用5~10mi/L 38°烧碱、1~2ml/L热稳定性分散剂和3~5g/L保险粉进行处理,外加0、5~1g/L蒽醌粉末作指示剂。若保险粉和烧碱足够,蒽醌会使剥色液变红;如剥色液转变为黄色或棕色,则必须进一步加烧碱和保险粉。剥色后的织物应充分清洗。

⑧涂料的剥色:

涂料很难剥除,一般只能采用高锰酸钾予以剥浅。

工艺 色疵布→轧高锰酸钾(18g/L)→水洗→轧草酸20g/L,40℃)→水洗烘干

3、常用整理剂的剥除:

①固色剂的剥除:

     固色剂Y可用少量纯碱和平平加O予以剥除;多胺阳离子型固色剂可用醋酸沸煮的方法予以剥除。

②硅油及柔软剂的剥除

     一般柔软剂可洗涤剂清洗的方法去除,有时也采用纯碱加洗涤剂的方法;有些柔软剂需采用甲酸加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去除。

     硅油较难去除,但采用特殊的表面活性剂,采用强碱性条件下沸煮的方法可以去除大多数硅油。硅油和柔软剂的去除方法及工艺条件必须经小样试验。

③树脂整理剂的去除

     树脂整理剂一般采用轧酸蒸洗的方法去除,其典型的工艺是:

浸轧酸液(盐酸1.6g/L)→堆置(85℃×10min)→热水洗→冷水洗→烘干。

采用此工艺在连续平板履带练漂机上可剥去织物上的树脂。

二、色光修正原理及技术

1、色光修正原理

染色织物色光不符合要求时,需要进行修正。色光修正依据是余色原理。所谓余色,即指某两种颜色有相互小件的特性,称互为余色。例如:红-绿、橙-蓝、黄-紫。如果某块织物红光太重,就可以加入少量的绿色染料来消减。但是余色只能用来微量地调整色光,如果用量太大,反而会影响色泽深度及鲜艳度,一般用量在1g/L左右。

一般,活性染料染色织物较难回修;还原染料染色织物回修方便;硫化染料染色织物回修时,色光较难控制,一般用还原染料加减色;直接染料染色织物可用加色回修,但用量应低于1g/L.

2、常用色光修正方法

     ①水洗:适用于染色成品布,其色光略深,浮色较多,水洗皂洗牢度不太理想的回修布修色;

     ②浅剥:参照染料剥色工艺,但条要比正常剥色工艺温和;

     ③轧碱蒸洗:适用于对碱敏感的染料,大多用于活性染料,如用活性黑KNB拼成的染色布色光偏蓝,则可通过浸轧适量的烧碱,辅以汽蒸平洗的方法达到蓝光改浅的目的;

     ④轧增白剂:适用于染色成品布的红光,特别对还原染料所染的成品布,色泽为中、浅色时更为有效,正常的色光萎暗可考虑复漂,但应以双氧水漂白为主,以避免不必要的色变;

     ⑤涂料套色等。

3、色光修正工艺

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减色法。

①在还原皂洗机的前五格平洗槽,分别加1g/L平平加O沸煮,再进行平洗,一般可浅15%;

②在还原皂洗机的前五格平洗槽,分别加1g/L平平加O和1ml/L冰醋酸,常温过机,使橙光浅10%左右。

③再还原轧槽中浸轧0、6ml/L漂水,常温过蒸箱,前二格水洗槽不放水,后二格水洗,最后一格热水洗,再皂煮,可浅20%。漂水浓度不同,剥色深浅不同,但色光略萎。

④将27、5%双氧水10L,双氧水稳定剂3L,36°烧碱2L,209洗涤剂1L加入500L水中,经还原机汽蒸,再经五格平平加O煮、皂煮,染色物可浅15% 。

⑤用大苏打5~10g/L,汽蒸剥色,水洗皂煮,染色物色泽可浅10%~20%,剥色后色光偏蓝。

⑥用10g/L烧碱汽蒸剥色,水洗皂煮,染色物色泽可浅20%~30%,色光偏萎暗。

⑦用过硼酸钠20g/L汽蒸剥色,染色物可浅10%~15%

⑧卷染机内用27、5%双氧水1~5g/L,70℃运行2道,取样,依据深浅度来控制双氧水浓度和道数。如墨绿色走两道,染物色泽可浅10%~50%,色光变化不大。

⑨250L水中加250mL漂水,在卷染机内常温走2道,染物可剥浅10%~15%。

⑩染物在卷染机内加平平加O及纯碱进行剥浅。

三、染疵回修工艺举例

1、晴纶织物色花处理示例

浅色色花:

⑴工艺流程

织物、1227、醋酸→30min升至100℃,保温30min→60℃热水洗→冷水洗→升温至60℃,投入染料、醋酸,保温10min→逐渐升温至98℃,保温40min→逐渐降温至60℃→出布

⑵剥色配方/%

1227     ——2

醋酸     ——2、5

浴比     ——1:10

⑶复染配方/%

    阳离子染料(折算原工艺配方)——20

    醋酸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3%

    浴比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1:20

深色色花

⑴工艺流程

    织物、次氯酸钠、醋酸→升温至(100℃×30min)→降温水洗→亚硫酸氢钠→60℃×20min→温水洗→冷水洗→60℃投入染料、醋酸→逐渐升温至100℃,保温40min→逐渐降温至60℃→出布

⑵剥色配方/%

次氯酸钠    ——20

醋酸        ——10

浴比        ——1:20

⑶脱氯配方/%

亚硫酸氢钠   ——15%

浴比         ——1:20

⑷复染配方/%

阳离子染料(折算原工艺配方)——120

醋酸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3

浴比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1:20

2、锦纶织物色花处理示例

   轻度色花

   当色花深浅度相差为染物本身深度20%~30%时。可用5%~10%的平平加O同浴染色,在80~85℃保温,待染液深度达到染色深度的20%左右时,再慢慢升温到100℃,使染料尽可能被纤维吸净。

   中度色花

   中度色花可采用部分减色法再加染到原来深度。

   配方/%

   NaCO3    ——5~10

   平平加O ——10~15

   浴比    ——1:20~1:25

   温度    ——98~100℃

   时间    ——90~120min

   织物减色后先用热水洗,再用冷水洗净,最后进行染色。

   严重色花:

   工艺处方/%

   36°NaOH          1~3

   平平加O          15~20

   合成洗涤剂        5~8

   浴比              1:25~1:30

   温度              98~100

   时间              20~30(至全部脱色为止)

   全部剥色后逐渐降温,充分水洗,再用0、5mL醋酸、30℃×10min充分中和残留的碱,用清水洗净后重新染色。有些颜色剥色后不宜再染原色,因为其剥色后织物底色变成浅黄色,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染其它色。例如:驼色全剥色后,底色呈浅黄色,若再染驼色,色光灰暗;若采用普拉红10B,调以少量嫩黄,改染成妃色,色光可保鲜艳。

3、涤纶织物色花处理示例:

  轻度色花

   条花修补剂或高温匀染剂1~2g/L,升温至135℃保温30min。追加染料为原用量的10%~20%,PH值5,即可消除布面色花、色斑、色光差异及颜色深浅,效果与正常生产布样基本一致。

   严重色花

   亚氯酸钠2~5g/L、醋酸2~3g/L、甲基萘1~2g/L;30℃始处理,2℃/min升温至100℃处理60min,水洗出布。

4、棉织物严重活性染疵处理示例:

    工艺流程    剥色→氧化→复染

剥色

⑴工艺处方/g/L

保险粉               5~6

平平加O             2~4

38°烧碱            12~15

温度                60~70

浴比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:10

时间                30

⑵工艺流程

按浴比加水,加入平平加O、烧碱、保险粉,织物上机,开始升温70℃,剥色30min。剥色完毕,排去残液,用清水清洗两次,然后排液。

氧化

⑴工艺处方/ml/L

30%双氧水          3

38°烧碱           1

稳定剂             0、2

温度               95

浴比               1:10

时间               60

⑵工艺流程

进布并按浴比加水,再加入稳定剂、烧碱、双氧水等助剂,开汽升温至指95℃,保温60min,降温至75℃,排液;加水,加0、2g/L大苏打,洗20min,冷流水洗至织物完全降温。

复染

⑴工艺处方%

活性染料     X(原工艺用量的30%)

元明粉       Y(原工艺用量的50%)

纯碱         Z(原工艺用量的50%)

浴比         1:10

温度         同原工艺

⑵工艺流程:同常规染色方法

5、混纺织物剥色

    二醋纤/羊毛混纺织物上的分散和酸性染料,可使用3%~5%烷基胺具有酸钠乙烯醚,在80~85℃、PH值5~6下处理30~60min而部分剥色。通过该处理也可以从二醋纤/尼龙和二醋纤/聚丙烯晴纤维混纺织物上的醋纤组分上部分去处分散染料。若要部分剥去聚酯/聚丙烯晴或聚酯/羊毛上分散染料,则要用载体沸煮2h,加入5~10g/L非离子净洗剂和1~2g/L雕白粉,可改善聚酯/聚丙烯晴纤维上的剥色效果。

⑴1g/L阴离子净洗剂、3 g/L阳离子缓染剂,4g/L元明粉,在PH值10下沸煮45min,可以剥去尼龙/碱性可染型聚酯混纺织物上的碱性和酸性染料。

⑵1%非离子净洗剂、2%阳离子缓染剂、10%~15%元明粉,在PH值5下沸煮90~120min,常用于羊毛/聚丙烯晴纤维的剥色。

⑶用2~5g/L烧碱、2~5g/L保险粉,在80~85℃下还原清洗,或在120℃的雕白粉适度碱性溶液中处理,可以从聚酯/纤维素混纺物上去除大多数直接、活性染料。

⑷用3%~5%雕白粉和阴离子净洗剂,在80℃和PH值4下处理40~60min,可以从二醋纤/聚丙烯晴纤维、二醋纤/羊毛、二醋纤/尼龙、尼龙/聚氨酯、和酸性可染型尼龙变形丝上剥去分散和酸性染料。

⑸用1~2g/L亚氯酸钠,在PH值3、5下煮沸1h,可以从纤维素/聚丙烯晴纤维混纺织物上剥除分散、阳离子、直接或活性染料。对三醋纤/聚丙烯晴、聚酯/聚丙烯晴、聚酯/纤维素混纺织物进行剥色时,需添加适宜的载体和非离子净洗剂。

4、生产注意事项

⑴织物在剥色或修正色光前必须做好小样试验。

⑵织物剥色后必须加强水洗(冷、热水)

⑶剥色应该是短时的,如有需要,可重复多次进行。

⑷剥色时,需根据染料本身的特点,如耐氧化、耐碱、耐氯漂等性能,严格控制温度、助剂用量等条件,防止助剂过量或温度控制不当而产生剥色过头或剥花现象,必要时可经放样确定工艺。

⑸进行部分剥色时,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:

①对于同一种染料的色深处理,染料的色光不会发生太大变化,只会出现颜色深浅的变化,掌握好剥色条件,完全可以达到色样的规定要求。

②对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能相同染料拼染成的织物,进行部分剥色处理时,因染料只是同等程度的被剥除,被剥织物只会出现深浅的变化,色光变化很小。

③对于几种性能不同的染料拼染织物色深的处理,通常需要将染料剥浅后重新染色。
综合图-1.jpg

无醛固色剂BWP707


【用   途】

●   提高活性、直接、硫化、中性等染料染色或印花后的织物水洗牢度、皂洗牢度以及各项湿牢度。

【组   成】

反应性高分子复合物

【性   能】

    观: 浅黄色至棕红色液体 pH 值:4.5-5.55%溶液

性:   阳离子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性:易溶于水

一般稳定性:在硬水中及一般织物加工过程所遇到的酸、碱和电解

            质溶液中高度稳定   

生态/毒性:贮存、搬运、使用需遵守化学品使用规则

【特   性】

●   不含游离甲醛与锌。

●   能显著提高皂洗、汗渍、摩擦、熨烫等牢度。

●   不影响染物的鲜艳度,对色光无影响,有利于染色产品准确

按标样生产。

【应   用】

浸轧法用量一般为0.5-1.5%o.w.f),浸渍法用量一般为

5-15g/L,常温处理,PH值调节5.5-6.5 处理 20-30分钟,脱水,

烘干即可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具体用量请用户通过试样后酌情调整,具体混合使用请用户通

            过试样后酌情调整。

无醛固色剂BWP707.jpg

广州邦葳新材料有限公司
产品技术服务热线:
18028631183
手机号码:13751775703(索取样品) 联系电话:18028631183/15918488958 020-82455354 联系邮箱:215124286@qq.com 联系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荔新六路17号
联系我们